
由Valve创始人Gabe Newell创立的神经科技公司Starfish Neuroscience宣布,与全球顶尖微电子研发机构imec合作开发超低功耗神经芯片,该技术旨在攻克多脑区同步监测与刺激的临床难题,推动微创脑机接口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此次合作聚焦于开发无线无电池植入设备,通过微型化芯片设计实现多脑区神经信号”读写”功能,为治疗癫痫、抑郁症等复杂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技术基础。
Starfish Neuroscience披露的技术路线图显示,其芯片体积仅为现有临床设备的五分之一,功耗控制在0.5毫瓦以下,却能同步处理128通道神经信号。这一突破性设计使得通过血管介入等微创手段实现多点位植入成为可能,理论上可将传统开颅手术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相较Elon Musk旗下Neuralink聚焦运动皮层单点干预的技术路线,该方案更适用于涉及多脑区交互的疾病治疗场景。
imec医疗电子部门负责人在技术文档中指出:”芯片集成三大核心模块——纳米级电极阵列、自适应信号处理器与生物兼容无线模块,这些创新使得在2毫米直径的植入单元内实现全功能集成成为可能。” 目前合作双方已完成原型芯片的体外模拟测试,计划2024年启动灵长类动物实验,目标在2027年前获得FDA临床许可。
行业分析表明,该技术突破或将引发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路径分化。Neuralink等企业专注运动功能重建的”单点突破”策略,而Starfish Neuroscience的技术生态更侧重系统性神经疾病治疗。据麦肯锡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支持多脑区交互的脑机接口设备将占据神经医疗市场35%份额,尤其在难治性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领域具备临床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Starfish Neuroscience的技术路线面临双重挑战:其一是海量神经数据的实时解析对边缘计算能力的极高要求,其二是跨脑区信号干扰的算法优化难题。对此,公司首席科学家透露正与MIT神经解码实验室合作开发新型AI模型,该模型可通过小样本学习精准识别特定神经回路信号,预计2025年完成临床级算法验证。
来源:roadto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