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发布首款混合现实头显设备Vision探索版

vivo发布首款混合现实头显设备Vision探索版

2025年8月21日,vivo在广东东莞举办的三十周年庆典上正式推出旗下首款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vivo Vision探索版。该产品定位为“空间计算战略支点”,是vivo首次进军MR领域的标志性产品,旨在通过轻量化设计与高性能硬件重新定义用户交互体验。

产品设计与佩戴体验

vivo Vision探索版整机重量为398克,较行业同类产品平均600-700克的重量减轻约26%,高度83mm、厚度40mm,体积同步缩减。其采用分体式铆接镁合金中框与梭形折面镜片布局,结合双环绑带结构和4组可替换遮光罩、亲肤泡棉组合,适配不同面部轮廓。官方宣称,通过3000余个人脸模型优化,面部支点压力控制在≤6.628kPa(相当于呼气压力),连续佩戴两小时无明显压感。

显示与视觉技术

设备搭载双目8K Micro-OLED屏幕,单眼分辨率达4.3K,支持94% DCI-P3色域覆盖,色彩准确度ΔE<2,并经过逐台出厂校色以确保双目亮度差异≤2nits、色度一致性。光学层面采用Pancake折叠光路方案,视野覆盖上下左右180°沉浸视场角,支持120英尺等效移动巨幕投射。针对近视用户,提供100-1000度磁吸式镜片,即插即用。

交互系统与性能配置

vivo Vision探索版基于高通第二代骁龙XR2+平台,CPU/GPU性能较上一代提升2.5倍,AI算力提升8倍,延迟低至12-13ms。交互系统整合1.5°高精度眼动追踪(相当于2米外定位手表大小目标)与26自由度指尖级手势识别,垂直识别范围达175°,支持裸手操控与空间键盘输入。设备配备10颗摄像头:外侧8颗环境感知摄像头用于手势追踪与空间建模,内侧2颗专用于眼动追踪,同时集成微米级激光雷达与红外补光灯,实现毫米级空间扫描及暗光环境辅助识别。

应用场景与内容生态

设备运行OriginOS Vision系统,支持多窗口虚拟工作台、跨设备闪投(手机/电脑画面投射)及3D悬浮图标交互。影音娱乐场景涵盖沉浸式穹幕视频、120英尺移动巨幕影院,并携手咪咕视频提供体育赛事多视角切换直播(如全局视角、战队第一视角)。游戏生态兼容PC VR无线串流与手游投屏(手机充当手柄)。需注意的是,空间视频回放功能仅限特定vivo机型(iQOO 13、X100 Ultra、X200 Ultra)拍摄的内容。

市场策略与价格定位

vivo Vision探索版暂不公开销售,自8月22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余城市的12家官方体验店开放预约体验。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此前表示,MR设备普及关键在于价格,目标将最终售价控制在“万元以内”,业内人士预测其可能落在8000-9999元区间。

战略意义与技术延伸

vivo布局MR领域不仅限于硬件,更与机器人业务形成协同。2025年3月成立的机器人实验室(Robot Lab)将vivo Vision的空间计算能力(如vSLAM算法每秒处理150万特征点构建10m×10m动态地图)定义为未来家庭机器人的“眼睛与大脑”,致力于攻克非结构化场景下的感知与决策难题。

vivo Vision探索版的发布标志着vivo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深耕手机与MR生态的科技企业,其技术落地效果与市场接受度将取决于后续内容生态建设与用户实际体验反馈。

(0)
上一篇 23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